楔子:南宋淳熙三年

    姜砚之握着狼毫的手在发抖。烛光将他的影子投在《夷坚志》残页上,影子的轮廓像只展翅的蝴蝶——那是亡妻沈清如最后一次扑进他怀里时的姿态。

    “夫君,莫要再试了......“虚空中传来微弱的呼唤,砚之指间的毛笔突然滴下浓墨,在空白页上晕开蝴蝶形状的污渍。他抬头望向悬挂在书斋梁上的七十二个青铜书镇,每个镇纸都刻着不同的往生咒,其中最陈旧的那个,刻着他与清如的生辰八字。

    窗外骤雨初歇。砚之摸出怀里的半本《梦溪笔谈》,残页上“影随书动,魂随影散“的批注被泪水洇开。当他将镇纸按在亡妻的往生书残页上时,烛火突然变成幽绿色,书斋地板下涌出无数书页,每一页都映着清如临终前的笑容——她溺毙在西湖的那晚,手里紧攥着半枚银镯,镯上刻着“妄“字。

    “第七次轮回的钥匙......“砚之咬破指尖,鲜血滴在镇纸铭文上,书斋的影子突然脱离墙壁,在地面铺成通往湖底的阶梯,“清如,我来补全你命册的最后一页......“

    第一节:陈墨的虫洞抄经术

    xxxx年xx月xx日,暴雨初停的凌晨三点。

    国家古籍修复中心地下三层,陈墨正用羊毫笔蘸取特殊配比的朱砂墨,在西汉帛书残片上修补虫蛀痕迹。显微镜下,每道墨痕都呈现出细微的螺旋结构——那是能与灵界产生共振的特殊符文。

    “陈老师,有紧急文件。“助理小吴推开气密门,怀里抱着个贴满“灵界特密“标签的铅盒,“文物局刚从西郊书院废墟运来的。“

    陈墨摘下白手套,指尖触到铅盒表面的符文刻痕。当他用食指关节叩击盒盖三次时,锁扣发出蜂鸣,内部的防灵界干扰场随之解除。盒中躺着半本焦黑的书册,封皮上“往生书“三个字虽已碳化,仍透出微弱的灵界波动。

    “是致和书院的东西。“陈墨戴上棉手套翻动书页,在某张空白页前停顿,“这里......有虫洞残留的墨迹。“他举起书册对着紫外线灯,看见纸纤维间分布着无数细小的孔洞,像是被某种超越时空的力量蛀穿。

    办公桌上的七十二个青铜书镇突然震动。陈墨转身看向身后的书架,那里陈列着从各朝代古墓出土的灵界器物:刻有甲骨文的商代龟甲、写满往生咒的唐代经幡、嵌着亡灵指骨的明代镇纸。最顶层放着个檀木盒,里面装着他从不示人的秘密——半枚刻着“妄“字的银镯。

    手机在此时响起,来电显示“未知号码“。陈墨按下接听键,听筒里传来电流杂音,夹杂着熟悉的女声:“墨哥,是我......“

    钢笔从指间滑落,在地面砸出墨渍。陈墨踉跄着扶住书架,听见二十年前那场洪水中的雨声突然在耳边炸响,穿旗袍的女人将半枚银镯塞进他掌心,身后是熊熊燃烧的书院:“带着镇纸和命册碎片去北极,找到史前图书馆的入口......“

    “清如?“陈墨的声音发抖,“你不是......“

    “没时间解释了。“女声突然变得沙哑,像是同时有多人在说话,“许妄和江月已经打开青铜门,守书人正在激活第七次轮回的命册锁......记住,用虫洞抄经术连接南宋姜砚之的灵体,他知道原始命册的造册公式......“

    通话突然中断。陈墨看向窗外,暴雨又至,雨幕中隐约可见穿黑袍的守书人身影,七十二枚钥匙在腰间闪烁冷光。他抓起书桌上的青铜书镇,镇纸背面刻着的“致和“二字正在渗出血珠,与他后颈处的胎记——一道形如书页的伤疤——产生共鸣。

    “小吴,通知文物局封锁西郊书院。“陈墨将往生书残页塞进特制的铅盒,“从今天起,任何人不得靠近那里半步。“他转身时,瞥见书架上的《永乐大典》复制品突然翻开,露出夹在其中的泛黄照片——年轻时的自己站在许妄母亲身边,两人手中各持半枚银镯。

    第二节:南宋灵体连线

    致和书院地下往生书库,许妄盯着掌心上逐渐清晰的“陈墨“二字,银镯的热度几乎灼伤皮肤。江月的影子在地面不安地扭动,像条试图逃离光源的蛇。

    “第七滴雨落了,预言开始生效。“江月踢开脚边漂浮的书页,那些纸张上印着不同时代的“许妄“死亡场景,最近的一张显示他正被守书人的书镇贯穿胸口,“我们得在午夜前找到陈墨,否则......“

    她的声音被突然响起的书页翻动声淹没。往生书库尽头的拱门缓缓打开,无数萤火虫般的光点飞出,每个光点都是段破碎的记忆残像:穿汉服的书生在修补书页、着唐装的匠人在雕刻镇纸、穿中山装的学者在实验室记录数据......所有画面中的人物都长着许妄的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