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华殿略显冷清。

    因为皇帝用人不当,导致倭寇糜烂东南,生灵涂炭,太上皇斥责了皇帝,又下旨让奏疏在内阁批阅后,皇帝看过,再送太上皇处。

    原本就没多少裁决事权,如今彻底封上了盖子。

    谁都知道太上皇没有精力看那么多奏疏,所以实权落到了内阁头上,太上皇虽然相信周道丰,可还是把周道丰的门生加入内阁,等于分了周道丰的权。

    做事风格依然滴水不漏,说明太上皇神志清醒,短时间内不会有问题。

    皇帝扶着白玉石栏,眺望远处内阁琉璃黄瓦屋顶。

    “如今该怎么办。”

    仿佛在自言自语,又仿佛在下决心。

    “什么都不要做。”

    刘儒立在皇帝身后,听到皇帝的言语,当即提出警告。

    皇帝沉寂了片刻,然后转过身,看向身前的刘儒,刘儒已经输了,输给了周道丰,害的自己到了如今的地步,皇帝厌恶道:“等死吗?”

    “皇上何出此言?”刘儒仿佛没看到皇帝眼里的厌恶之色。

    皇帝气笑了。

    刘儒那副与他没关系的态度,令他生气道:“等太上皇废了朕,你自会去向新君磕头,继续当你的臣子,当然什么也不愿意做。”

    刘儒没有生气,皇帝是他教导出来的,薄凉寡恩的性子,自己何尝不知。

    皇帝就是如此,这就是皇帝。

    而且自己本来就输了,应该担责,只是皇帝身边无人可用,自己不能离开,刘儒如常恭敬的说道:“没有人能废皇上,越是这种时刻,皇上越是不能自乱阵脚,行错一步才是大错。”

    “太上皇以前不就废过义忠亲王。”皇帝愤恨道。

    “以前是以前,现在是现在。”刘儒知道因为旧事,心里担心的是什么,耐心解释:“皇上登基十五载,天下名份已定,等下去就是胜利,越是这种时候,皇上越不应该急,因为许多人盼着皇上出错,皇上更不应该出错。”

    “既然如此,当初就什么都不做好了,以前要做的是你,如今要不做的也是你,朕不知道该不该信你。”三十岁的皇帝表现的一直很沉稳,此时像个孩子似的激动。

    皇帝对自己的指责,刘儒没有解释。

    自己在争斗一事上的确输给了周道丰,刘儒自己也承认,这方面自己不是他的对手,可有时候事务不能单纯的这么来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