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分啥分啊,大家伙在一起干活挺好的,人多吃饭也香。”

    这是村里最懒的人侯三说的话。

    他是村里的老光棍,都四十多岁了,父母很早就去世了,也没有兄弟姐妹。

    村里,就属他最懒。

    每次下地出工,他都是最后一个去。

    到那了,也不干活,成天跟着寡妇屁股后边走。

    吃饭的时候,他还是最积极的,吃的比谁的都多。

    村里的人,都看不上他,背地里都说,凭什么他干的活少,工分还跟他们一样。

    “我赞同分,多干少干的,是自己家的地,要不然,一年到头的,累死累活挣的工分和懒汉一样多,这样不公平!

    试点这个提议很好,我代表我们全家,投赞成票!”

    说这话的,是村里徐老大。

    他们家兄弟八个,个个都很能干。

    “分也行,但是,这地有好有坏,怎么分呢?”

    人群中出现了质疑的声音。

    “大家伙听我说,县里选咱们村作为试点,我觉得很好。

    地分到自己手里了,想种什么就种什么,除了上交给国家的,其余的,咱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。

    咱们村的地呢,也不是太好,我当了这么多年的书记,也没为咱们村做什么贡献。

    西河滩那边的地,就给我们家吧,剩余的,大家伙抓阄,抓到哪块地,就都靠运气了。”

    胜利村西河滩那片地,是最破的一块。

    柳山出门前,儿子特意嘱咐他,要把那块地,弄到自己家来。

    柳如君具体想干什么,他也不清楚。

    反正胜利村的地都差不多,这样还能卖个人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