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先生曾有诗作:身如逆流船,心比铁石坚,望父全儿志,至死不怕难。”

    “更有大医精诚之说,为利益百姓,凡大医治病,必当安神定志,无欲无求,若有疾厄来求救者,不得问其贵贱贫富,长幼妍媸,怨亲善友,华夷愚智,普同一等,皆如至亲之想。”

    “此说,更是我华夏后世医者行医所奉行之典范和纲领。”

    “且慢!”李时珍抬手制止了林凡的话语,神情一片严肃的纠正道:

    “林生,此大医精诚之说,乃是源自《备急千金要方》,乃是唐代大医孙思邈所率先提出,并非李某所述。”

    林凡微笑摇头道:“大医精诚,虽非先生提出,却由先生所身体力行,并广为人知,正所谓,身体力行,是为典范。”

    李时珍摇头苦笑:“林生谬赞,天下医者无数,李某又何足道哉?”

    “先生,会看到的。”林凡说罢,便对着李时珍抱拳:“先生,我们择日再见。”

    话音落下,林凡抬手一招,便在李时珍瞠目之下,消失在了他的面前。

    这一幕落在观众眼里的画面,则是林凡隐去了身形,而李时珍则在稍作修整之后,踏上了寻药问方之路。

    他背着书架,脚下踩着一双布鞋,开始到各地寻访。

    荆门。

    武当。

    宜昌。

    常德。

    益阳。

    庐山。

    茅山。

    他的足迹遍布华夏各地,从搜集药房,到亲尝百草,前后共历时二十余载,终于在1578年完成初稿,并重归故里。

    在此期间,他拜师樵夫、拜师渔民、拜师药工、拜师捕蛇人。

    每有所获,便喜不自胜,将其记录在案。

    1578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