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如李奕所预料的那般,也如历史记载的一样,皇帝派去淮南前线阻止撤军的使者,最终还是晚了一步。
淮南道前军行营都部署、宰臣李谷率领大军回防正阳浮桥,南唐寿州城被围困的局面因此解除。
消息传回东京时,正值皇帝召开朝议,商讨淮南的战事,群臣听闻前线变故,顿时一片哗然。
李奕站在武将的队列里,目光暗自扫视一圈,观察着众人的反应。
他心知皇帝肯定对李谷擅自撤军回防的做法不满,但这一点他并不关心,而且也轮不到他去多嘴,他更在意皇帝接下来的安排。
御座上的柴荣面色阴沉,手指轻轻在扶手上敲击,半响才冷冷开口:“李谷擅自撤军,致使寿州城之围功亏一篑,诸位爱卿以为,该如何处置?”
群臣你看看我、我看看你,眼见宰相范质和王溥都没开口,大伙也都沉默不语。
李谷毕竟贵为次相,眼下纵然犯了过错,但皇帝并没有直接下诏严惩,反而拿到朝会上讨论,谁能知道皇帝究竟什么心思?
若是贸然开口,不管是落井下石,还是出声替李谷辩解,都有极大的风险。
而且参加朝会的文武大臣虽然不少,但大半人都是到场凑个数的,根本没资格对军政大事指手画脚。
至于剩下少数有资格的人,个个都是人精一般的存在,不是事关自己的切身利益,轻易不会发表什么意见。
柴荣眉头微皱,刚想张嘴再说什么,却见一位须发半白的小老头儿突然出列。
正是当初曾在灭佛之事上,指责李奕“造杀孽”的侍御史左承思。
他一脸肃然道:“陛下,李相此举虽有保全浮桥之意,但未得圣命便擅自撤军,实乃违抗军令,若不严惩,恐日后诸将效仿,军令难行!”
侍御史在诸御史中的地位最高,眼下后周没有专职的御史台正副长官,即御史大夫和御史中丞,所以侍御史左承思都已经站出来,当即殿内便有几名御史也跟着纷纷附和。
御史们本就负责纠察内外官员、肃正纲纪,由他们出面来弹劾宰臣李谷也算职责之内。
但这时也有其他谨慎的大臣提出异议:“李相乃是宰臣,又兼前军统帅,若贸然问罪,恐动摇军心。不如先召回东京,问明缘由再作定夺。”
随即大臣们便分作两派,争论是否立马严惩宰相李谷的罪过。
柴荣微微闭上眼睛,想到了高平之战时,李谷被乱兵所迫,宁愿逃入山谷差点饿死,都没有投降汉军。
以及自己反攻北汉,对方鞍前马后,在统协驻地兵马、后勤的调运方面,尽心尽力的办事。
听说李谷当时一天只吃一顿,更是只睡一两个时辰,没日没夜的操劳,整个人都瘦了快二十斤。
柴荣是个很念旧情的人,去年为自己巩固皇位出过力的人,他都记在心里,而且也都一一提拔重用。
淮南道前军行营都部署、宰臣李谷率领大军回防正阳浮桥,南唐寿州城被围困的局面因此解除。
消息传回东京时,正值皇帝召开朝议,商讨淮南的战事,群臣听闻前线变故,顿时一片哗然。
李奕站在武将的队列里,目光暗自扫视一圈,观察着众人的反应。
他心知皇帝肯定对李谷擅自撤军回防的做法不满,但这一点他并不关心,而且也轮不到他去多嘴,他更在意皇帝接下来的安排。
御座上的柴荣面色阴沉,手指轻轻在扶手上敲击,半响才冷冷开口:“李谷擅自撤军,致使寿州城之围功亏一篑,诸位爱卿以为,该如何处置?”
群臣你看看我、我看看你,眼见宰相范质和王溥都没开口,大伙也都沉默不语。
李谷毕竟贵为次相,眼下纵然犯了过错,但皇帝并没有直接下诏严惩,反而拿到朝会上讨论,谁能知道皇帝究竟什么心思?
若是贸然开口,不管是落井下石,还是出声替李谷辩解,都有极大的风险。
而且参加朝会的文武大臣虽然不少,但大半人都是到场凑个数的,根本没资格对军政大事指手画脚。
至于剩下少数有资格的人,个个都是人精一般的存在,不是事关自己的切身利益,轻易不会发表什么意见。
柴荣眉头微皱,刚想张嘴再说什么,却见一位须发半白的小老头儿突然出列。
正是当初曾在灭佛之事上,指责李奕“造杀孽”的侍御史左承思。
他一脸肃然道:“陛下,李相此举虽有保全浮桥之意,但未得圣命便擅自撤军,实乃违抗军令,若不严惩,恐日后诸将效仿,军令难行!”
侍御史在诸御史中的地位最高,眼下后周没有专职的御史台正副长官,即御史大夫和御史中丞,所以侍御史左承思都已经站出来,当即殿内便有几名御史也跟着纷纷附和。
御史们本就负责纠察内外官员、肃正纲纪,由他们出面来弹劾宰臣李谷也算职责之内。
但这时也有其他谨慎的大臣提出异议:“李相乃是宰臣,又兼前军统帅,若贸然问罪,恐动摇军心。不如先召回东京,问明缘由再作定夺。”
随即大臣们便分作两派,争论是否立马严惩宰相李谷的罪过。
柴荣微微闭上眼睛,想到了高平之战时,李谷被乱兵所迫,宁愿逃入山谷差点饿死,都没有投降汉军。
以及自己反攻北汉,对方鞍前马后,在统协驻地兵马、后勤的调运方面,尽心尽力的办事。
听说李谷当时一天只吃一顿,更是只睡一两个时辰,没日没夜的操劳,整个人都瘦了快二十斤。
柴荣是个很念旧情的人,去年为自己巩固皇位出过力的人,他都记在心里,而且也都一一提拔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