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为什么突然松口了,之前不是说低于2000打死不卖?”时见边剥花生边问。

    花生是时见大伯姆刚送来的。

    这段时间都在赶秋收,时大伯家种了五亩田。

    三亩自家的,两亩分家时说好的,用宅地换田。

    毕竟老宅也有他们的份。

    陈兰和时妈不一样,虽然两人都恨不得立刻就从老宅脱身。

    但陈兰是半点亏都不愿意吃,该争取的都争取清楚。

    所以对于当时什么都不要,只拿了100块公费钱就走的老三家,她是万分不理解,甚至还狠狠嘲笑一阵子。

    估计因为前段时间送菜和草莓的原因。

    两家算又走近了些。

    这次秋收,陈兰就拎了十斤花生过来。

    时见还挺高兴,正好她还蛮喜欢吃新鲜的水煮花生。

    时妈冷笑,“听说索赔的那家一直拿不到钱,打算上告了,据说张老板那儿子以前就留过不少案底,如果真被上告了,不管对方告不告得赢,可能都要坐牢,所以那对夫妻估摸是怕了,才松口。”

    时见哼了声,“自作自受,那妈你啥想法?”

    时妈挑眉,“他急,我又不急,看谁能耗,我跟中间人说,底线是1000块,他自己能压到多少我不管,多出的就当辛苦费。”

    当时张记那恶心人的作态时妈可还记着呢。

    能多宰一刀她都开心。

    时见闻言,顿时哈哈笑,给她家精明的老妈竖起大拇指。

    之后这事便没多关注。

    因为国庆期间县城人更多,也更热闹。

    街上每天都是人来人往。

    因此时妈的摊子也更加热闹,生意比平时要好上两三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