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是是是,我喝了酒有点失控,的确举例不当,我收回我说的话。云东,你想做什么金融改革?”

    李卫华虽然承认自己发表了错误言论,但热血已经沸腾,着急地催促他讲正题。

    秦云东看到已经调动李卫华的情绪,这才顺势介绍临江市面临的金融困局。

    临江市的经济发展迅猛,但秦云东已经敏锐察觉到,金融出现无力继续支撑企业发展的苗头。

    以前临江市的企业规模不大,现有的金融体系还能应付,但是现在临江市的企业规模不断扩大,资金需求量已经是几十倍上百倍的快速增长,但临江市能做的支持很有限。

    “现在是百年难遇的历史机遇期,如果因为金融不能提供企业发展的源动力,一旦错失了发展窗口期就不会再有这么好的机会,我想想都夜不能寐。”

    秦云东说完背景,这才开始讲述自己的改革思路。

    目前临江市不缺金融模块,像融资租赁担保公司、区域性股权市场、典当行、商业保理公司、地方资产管理公司、农民专业合作社、社会众筹机构、地方各类交易所等等一应俱全。

    但是这些模块看似规模也不小,但散乱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不能高效利用。

    “我举个例子,临江市的金融应该像是猪八戒用的九齿钉耙,各个模块像是九齿,必须有一个机构做横杆,把九个齿联合起来,这才能形成具有战斗力的武器。”

    秦云东讲得很形象,甚至不懂金融的夏丰也能听明白,更何况专业人才李卫华。

    李卫华静静听着,但抽烟的频率很快,说明他内心有些激动。

    听完后,李卫华主动递给秦云东一根烟。

    “咱们是不谋而合,我在五年前就已经为槐荫市做了类似规划,只可惜领导没有这种意识,最终规划只能躺在档案馆里吃灰,我心里真是痛啊。”

    “太可惜了,如果几年前我看到你的规划早做准备,何至于今天还在操心劳力。”

    秦云东接过烟,但坚持拿打火机先给李卫华点烟。

    “老李,既然咱们想到一起了,你又做过专题研究,那就不要浪费你的聪明才智,我们一起合作,实现你的成果,成就临江市的光明前景,岂不美哉?”

    秦云东再次发出热情的邀请。

    李卫华欲言又止,沉默片刻才叹口气。

    “我毕竟研究了那么多金融,当然愿意学以致用,从我个人角度说,我去临江没有问题。只是……”

    “只是你父母和老婆孩子不能离开你对吗?”

    秦云东早就料到他会有这样的顾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