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强子哥,你知道今天是学校报名的日子吧?”王静问道。

      “是啊,我知道。”我说道。

      “村长说村里有差不多十几个个孩子,都是适龄的应该上小学的年龄,可是来报名的只有三个人。”王静说道。

      “啊?”这下轮到我惊讶了,村里这些孩子的家长都在想什么呢?上学又不用他们花钱,还能学到知识,为什么不送孩子来报名?

      王静又道:“强子哥,我来这里就是想让孩子们读书识字,多点文化。孩子们,不能不读书啊。”

      我点头道:“是啊,不能不读书。王老师,你休息吧,这事儿你不用管了,明天我和村长挨家挨户的去劝他们,让他们把孩子送到村小来上学。”

      王静道:“谢谢你,强子哥。”

      我挥手道:““哪里的话,是我应该谢谢你才对,大老远的跑来教我们村里的孩子。”

      ……

      因为村里孩子上学的事,第二天我送完鱼早早的便赶回了村子,连准备和秦轩说的卖鱼的事情,都没顾得上说,当然也没有再去翠花婶家里吃饭。

      我原本以为村里人不送孩子去上学,是因为学校路太远,孩子太小大家不放心,现在村里有支教老师,有村小,大家应该高高兴兴抢着把孩子送来上学才对。

      但直到我和村长一家一家的走过来才明白,远来主要的原因是村民们根本没觉得读书有什么用,孩子在家里还能帮忙搭把手什么的,到了学校,那就是浪费粮食。

      听到一个两个家长这样说的时候,我感到可笑,可是当三四五六七……个家长都这样说的时候,我就有些笑不出来了,心里只有悲哀。

      我突然觉得我真的是很幸运的去,母亲去世之前,坚持送我去几十里外的小学上学。

      母亲去世之后,父亲不会接送我,但是也并没有反对我自己去上学,我就每天自己走几十里的山路去上学。m.book56.com

      对于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来说,这是一段无比艰辛的经历,但我还是坚持读完了小学,然后又上完了初中,到了部队里,为了考军校,我又好好的巩固了一下。

      学到的知识虽然不多,和那些大学生没法比,但已经足够我受用终身。

      想到这些,我不由得有些感慨,如果不是父亲在家从来不种地,整天酗酒打牌不愿意管我,说不定也不让我上学,将我拉到地里去给他帮手了,从这方面来说,我反而要好好谢谢他。

      因为我读过书,即便读的并不多,但我也十分清楚读书学到的知识,对一个人来说有多么重要。

      桃源村读书的人不多,几辈人加在一起,也不过三四个人,我算一个,庞小燕算一个,还有就是村长和翠花婶。

      翠花婶的男人也是读过书的,只可惜英年早逝。

      也不知道是巧合,还是读书真的有着神奇的作用,除了死去的人,我们其他四个读过书的人,在村里过得都很好,是难得的不用饿肚子,还有余钱的家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