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琅眉微挑,低着头,几分新奇,倒并非她不知这般路数,神官向天君乃至太子进礼,乃是神族再寻常不过的传统,她当初在终南已是见识过,不过被天君几次明示暗示“太子用功修行,卿们没大事不要打搅他”之后,献礼的便少了,不过每年问安送信也是少不得滴。

    成琅那会百无禁忌,还看过那些神官们送来的信,看过之后才是瞠目结舌,大开眼界——

    无他,神官们太直白了!

    成琅印象最深的一封,上来自是先问太子安,问一问太子你这段时间好吗,然后解释距离上回去信已经多久多久,并非他不惦念殿下,而是恐怕去信会搅扰殿下,所以这段时间一直昼夜不能安,一面惦念辗转,一面忧心迟迟。

    先表完这番心,接下来便是长长的颇详细的描述了,那神官仿佛写成了诗歌,用词用典都还颇有韵味,写的缠绵不已,深情绵绵。成琅那时看了,若不是知道信是何来,真要以为是哪一位痴恋太子殿下的娇儿所书了。

    然那的确是出自三十三天神官之手,且这样类似的信还并非一封。

    成琅才开了一番眼界。后来丹凤告诉她,这般才是正常,是天君储君与神官们之间的正常来往,而通常上位的主君们收到这些心意后,还要回赠才算美事。

    丹凤还悄悄背了几篇当今天君的回笔,成琅连连咋舌,她也不能想象她身边的这位储君,会写出这些词句的情形——他也的确并非那般做派,与天君不同,他不回信,而是赠物。

    这个也在礼数之中的,成琅那些年见他赠的物,就多是终南有的,就地取材嘛,她很是理解。

    太子就是赠一草叶,又有谁敢说着不能代表太子心意呢?

    这分明是太子心中也有着诸卿,才在看到一草一页也感怀相赠啊!

    如此,成琅对这些上下往来的路子是有几分了解的。

    当下一听药神徒儿的话,便知重戏还在后头。

    果然,小徒说明来意后,开始滔滔不绝,既是送仙酿,那这仙酿自有不凡之处,不然凭何能给殿下尝饮呢?

    小徒就夸这仙酿,从味、气、貌,乃至用处,一一道来。

    仙酿分量有了,接下来便是药神心意了,他便说药神想制这仙酿有多久多久了,奈何一直未有成功,某一日得见殿下一面,忽有灵光乍现,终才制得仙酿。

    仙酿一制好,药神感怀不已,就忙不迭给殿下送来啦,恳求殿下一定品尝,若能得殿下给这新酿赐个名字便更好了。

    小云鞭听得目瞪口呆,这样长长一段话,那小徒说得气都不带喘,末了捧出仙酿,由尝闻端着进亭中献给观止。

    观止目光未动一下。

    自那小徒开始说时,成琅就看他微垂眸,目光落在眼前书卷上,不时提笔写一二……

    “殿下。”

    尝闻恭敬的捧上来,玉樽琼浆,一亭隐香,那人抬眸,目光在那仙酿一落,却是眉眼微动,只道一字,“饮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