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袋口打开,一股独属于大料的辛香在屋内弥漫开。

    迎着赵家一众人等狐疑的目光,沈玉楼解释道:“这布袋里面装的,是磨碎成粉的大料。”

    “这些大料,都是我按照比例调配出来的,放在汤锅里面,跟食材一块儿熬煮,能增加汤底的口感,让熬出来的汤更加美味可口。”

    他们要想打赢这场竞争仗,保住客人不被抢走,光是价格公道实惠还不够,还得在味道上面下工夫。

    独家秘制的汤底配方,这是他们家面摊生意的秘密武器,谁也偷学不去。

    这些道理,早在去县城的路上,沈玉楼就跟赵宝珠讲过了,所以刚才大家担心生意被抢,都急得不行,就她不着急。

    直到这会儿,她才补充说道:“为了买这些大料,我和沈玉楼,我俩快把县城的大小药铺跑遍了,这家买一样,那家买一样,就怕方子的配比让人偷学了去。”

    这也是她们明明老早就收摊了,却这么晚才回来的原因。

    赵母一下子就意识到了那些大料的重要性,赶忙叮嘱三个儿媳妇别把大料配方的事情往外说,并且着重点了下三儿媳小钱氏。

    “尤其是你,肚子里面藏不住话的性子……你往后给我管好自己的嘴巴,要是敢将这事往外说,哪怕是半个字,我就代替三郎休你。”

    赵母不担心两个儿子,也不担心大儿媳和二儿媳,独独对三儿媳小钱氏不放心。

    因为这实在是一个多话的人,啥事都喜欢往外说,连家里面多烙了张饼子,她都要往外说道说道,不然就浑身刺挠得不行。

    所以,赵母的一番敲打才会这么重。

    小钱氏连忙保证道:“娘放心,儿媳知道轻重,肯定不敢将这事往外说……就是我亲娘问起我,我也不说!”

    婆家和娘家之间,小钱氏还是更看重婆家这边一些。

    毕竟她是嫁出去的女儿,泼出去的水。

    她这碗水,将来是要老死在婆家的。

    配方的事情关乎到婆家的挣钱大计,她肯定不会往外说半个字的,打死都不说!

    得到了小钱氏的保证,赵母又看向另外两个儿媳,大钱氏和温氏忙也保证说不会往外说,赵母这才算放下心来。

    沈玉楼对这方面的担忧其实不是很重。

    毕竟配方的配比比例才是关键,就算旁人知晓她汤里面都放了哪些大料,可若是比例配得不对,最终呈现出来的味道,也会不一样。

    哪怕是比例配对了,但是萃取料包香味的时间长短,同样会影响到汤底的口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