扬州会馆。

    二三月京城科举,陆仲恒高中新科进士,扬州会馆很是热闹了一段时日,一直到最近才消停了些,薛岩来拜访,然后知道了合作的事。

    聊起这王信,陆仲恒倒是感慨,于是派人去请,约定日期相聚。

    最近太过风光,实在惹人注目,为了保持低调,陆仲恒也没有再请别人,只是要与王信聊一聊,还有恩师林如海的事。

    第二日。

    王信如约而来,陆仲恒没有亲自出门去迎,在里头等候,见到了王信,主动提出歉意。

    王信没有怪,理解陆仲恒的为难。

    新科进士也只是新科进士,前程远大,也是前程远大,当下要低调做人,以免惹出是非。

    不过陆仲恒进了翰林院,与那梅翰林不同。

    王信知道梅翰林。

    梅翰林年纪大了,不是说梅翰林就不重要,而是相比较陆仲恒这样年轻的翰林,未来有资格入阁,所以陆仲恒的地位就变得重要了起来。

    对于一方势力而言,有这样的后起之秀犹如有一根定海神针的存在。

    一个是重要武器,一个是核武器。

    可以不用,但是不能没有。

    同样规模的势力,一方有这样的陆仲恒,一方没有,没有的那方,连说话的底气都会不足。

    陆仲恒在扬州会馆的超然地位说明了一切。

    王信跟在陆仲恒身后,两人在一间单独的房间里,桌子上开始上菜。

    陆仲恒亲自为王信倒酒,两人出自一门,倒也没必要太过客套。

    与别人所想不同,陆仲恒不光是因为同出一门的原因,对王信也有格外的刮目相看。

    外地官入京原本有住房提供,后来因为房屋被占,朝廷也扩建了几次,等到朝廷无钱的时候,于是变成各人自己想办法解决。

    如此不负责任的做法,带来的弊端与后果,朝廷也心知肚明。

    就如将领蓄养家丁,实际为将领的私兵一样的道理,本质上还是朝廷无钱,只能当做没看见一样的道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