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惠河初阳里,运河的梆子声正催着船夫抓紧落帆。

    那艘八百料的大船压得河水打颤,船头的烙痕擦着岸边半截拴马石掠过,等船只停靠了码头,岸边的苦力档头已经上去交涉。

    朱胜功面色平静,没有以往的满面春风,与王信两人打量河西集市外的码头,络绎不绝的车队和行人,足以说明此地的繁华,只不过时间尚短,假以时日,许多房舍拔地而起。

    虽然看到了此处的利益,朱胜功却没有动心。

    朱胜功好奇的问道:“那些人把码头经营的滴水不漏,你也不管管?别看他们穿着破烂,苦哈哈似的,暗地里什么坏事都做。”

    王信点了点头,笑道:“他们有他们存在的必要。”

    “哦?”朱胜功越发好奇。

    他对王信接触的多,比较了解,大多数人只看到了王信带兵打仗的本事,朱胜功却知道,此人点石成金的本事同样令人震撼。

    越是清楚王信的厉害,朱胜功越是看重此人。

    河西集市的利益,朱家没有伸手,对王信的看重,这方面也是原因之一。

    王信没有隐瞒,说道:“外头有大量的流民乞丐,任由他们冲击码头,原来那些靠着码头吃饭的苦力,变成最后都没得吃,于是苦力们需要帮派这样的存在,阻止流民乞丐们对他们的冲击。”

    朱胜功摇头道:“岂有此理。”

    王信没有再说话。

    一个朝代的稳定富庶,看的不是富裕的群体,而是看弱势群体。为什么卷,因为还有大量的贫民,大周不把贫民当人,苦力和乞丐流民为了自身利益,于是对立起来,一个为了自己的饭碗,一个为了活下去。

    打打杀杀难所避免,有了利益,就有了阴暗,这就是人性。

    朱胜功见王信没说话,内心以为王信担心他们朱家打起了这里的主意,心里反而高兴,主动笑道:“我来到河西集市,重点并不在你的河西集市。”

    “河西集市不是我的。”王信解释道。

    朱胜功没在意王信的否认,河西集市主要是金陵的薛家,还有扬州商帮,有勋贵子弟,也有江南的乡绅,势力并不算强大。

    朱胜功向王信挤了挤眉头,显得亲近,笑道:“河西集市的未来可期,不过看在你的面子上,我没打算插手。”

    “提督遇到了难处?”王信内心猜测,问道。

    朱胜功一脸无语。

    此人的脑子怎么长的,真想打开看看,无奈道:“难处也说不准,圣人最近不是复起了武军都督府吗,我父亲担心这件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