靠着翰林粮庄这块响亮的牌子,他还真搭上了几条以往做梦都想不到的路子。

    这天,他回了赵府,就兴冲冲地去了赵海陵的书房。

    “祖父!您瞧!”

    赵无痕跟献宝似的递过去一张单子。

    赵海陵接过来一看,上面列着的几个人名,眼下官位虽不高,但家世都不一般,是朝里一些有权势的大人物的子侄。

    “这些人,都是孙儿近来在学宫里交下的。他们都对翰林粮庄有兴趣,孙儿寻思着,往后或许能帮上粮庄,也帮上咱们赵家。”

    赵海陵看着孙儿脸上那股与过去完全不同的自信和精明,心里很是舒坦。

    “好!好啊!无痕,你当真出息了!”

    赵海陵拍着赵无痕的肩膀,一脸欣慰。

    “祖父早说过,这翰林粮庄,不,是杨二爷,不是一般人!咱们赵家,这回是押对宝了!”

    他语气坚定:“往后,咱们赵家,就一门心思跟着杨二爷!粮庄那边要是有什么用得着咱们赵家的地方,不管是打听个消息,还是走动个关系,你只管说,赵家就算是倾家荡产,也一定办妥!”

    赵无痕用力点头:“孙儿明白!”

    他现在对杨恒文,那是由衷的佩服。

    能把自己这么个不成器的纨绔子弟,硬生生掰到这个份上,还能让整个赵家死心塌地跟着,这份能耐,真是神了!

    京城的局面,因为三皇子的倒台,暂时安稳了几天。

    可平静的水面下,新的波澜又开始酝酿。

    翰林粮庄的扩张有条不紊,生意一天比一天好。

    偏偏就在这红火的景象里,一点不和谐的声音,悄悄冒了出来。

    这日,紫嫣忙完玉鸾楼的事务,来到杨府。

    她的眉头轻轻蹙着,像是有什么烦心事。

    “夫君,”紫嫣走到正在看书的杨恒文旁边,轻声开口,“近来市面上,有些不太好的传言。”

    杨恒文放下书,抬起头:“哦?什么传言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