蟒、飞鱼、斗牛、麒麟自古以来都有祥瑞、吉兆的含义,大明朝综合利用了它们的祥瑞特点,并创造性地使之与龙形发生联系,落到服饰上就变成了一种赐服。

    龙有五爪,蟒衣为象龙之服,与至尊所御袍相肖,但减一爪。

    飞鱼作蟒形而加鱼鳍、鱼尾,亦有两角,惟较短。也就是说,飞鱼与蟒相类,同样只是四爪,但较之于蟒,飞鱼又多了羽翼和鱼尾。

    斗牛如龙而觩角。具体而言,也就是斗牛与飞鱼相类,龙形而鱼尾,但少了羽翼又多了向下弯曲的双牛角。

    而麒麟则与蟒、飞鱼、斗牛皆不同。麒麟虽亦有象龙之头,却是鹿身马蹄而无爪。

    自洪武恢复中华后,章服向来就有辨贵贱,定名分的作用。除武宗正德一朝搞过广赐一品斗牛,二品飞鱼,三品蟒,四品麒麟,这种将四祥瑞与虎、彪并为兽列的明显违制之举外,赐服在总体上还是属于朝廷特恩。

    尤其是世宗嘉靖。他老人家特别重视服制背后的政治意义,一方面继承并坚决维护先朝那些有关服饰的禁令,另一方面又大力进行了服饰式样的改革和创新,并在多个方面对大明的服饰文化进行了更具政治意义的诠释。

    泰昌皇帝全盘承袭了嘉靖皇帝的精神。在全面调整内官系统的同时,也对内官的服制进行了更加细致的等级化规定。

    在宫中,蟒为最高级,仅有挂司礼监和御马监衔的太监可以着。掌印着坐蟒,秉笔、佥书等着行蟒。

    飞鱼为次一级,仅有司礼监、御马监那些挂太监和少监衔的宦官,比如司礼监提督太监,司礼监掌廉材房少监,以及在东西二厂的特殊岗位上供职的宦官,比如西厂执行局局正,稽查局局正,外稽司司正;东厂番役局正、提刑司司正等可以着。

    斗牛为再次一级。不管在哪个内官衙门供职,只要挂着太监或者少监的衔,那就可以着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,经过这次调整,在内官系统中,蟒、飞鱼、斗牛虽仍有赐服之名,但实际都成了高级官宦的官职制服,类似于文官的一品仙鹤、二品锦鸡、三品孔雀或者武官的一品麒麟、二品狮子、三品豹。只要在那个位置上就能穿,不在那个位置上就得脱下来。

    不过为了彰显恩宠,皇帝仍然保留了一套即使卸任亦可终身穿着的“真赐服”也就是麒麟袍。鉴于麒麟在外相上独具特色,与三瑞兽显著不同,且寓意深远。泰昌皇帝便将其设定为一项特恩。直至目前为止,还没有宦官获得过这份殊荣,包括王安。

    此内廷服制新规虽未广而告之,但亦非秘密,稍加打听便可知晓。

    刘惟善深知此行凶险,故行事极为谨慎。临行前,他便广搜消息以防不测,很清楚哪些人能穿飞鱼服。故而,一看清那条似游弋于血红中的龙形飞鱼,他的脑海里立刻就冒出了两个带血的字:完了!

    “看你这脸色,”崔元向前半步,嘴角也勾起了一弯似有似无的笑。“应该是猜到我的身份了。”

    刘惟善想要说些什么,但他的嘴巴一张一合就是吐不出半个字儿来。最后只得连连摇头以示否认。可这种无声的辩解,就像他的脸色一样苍白。

    “我们走吧。”孙承宗收回视线看向崔元。

    “不再审啦?”崔元亦回看孙承宗。

    “我已经没什么要问的了,况且这里也不是问案的地方,”孙承宗摇摇头,说出了一句让刘惟善肝胆俱寒的话:“还是先把他的同伙抓起来再说吧。”

    “那这个已经抓了的要怎么办?”崔元反手冲那根拴着刘惟善的柱子挥了一下袖袍。

    “就捆这儿,我留几个人看守他就是。”孙承宗说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