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到这里,林若甫的嘴角再也扬不起来了。

    他的脸色一沉,显露出不悦之情。

    当心中有所期待,却未能如愿以偿时,人们总是难以接受这个事实。

    此刻的林若甫,既为未能将人才纳入麾下而感到惋惜,也为自己的热情邀请被拒绝而感到不快。

    毕竟,近些年来,他一直都是高高在上地拒绝别人,早已忘记了被人拒绝的滋味。

    然而,林若甫毕竟是个聪明且体面的人。

    他知道,苏渝这样说,定有他的原因。

    于是,在平复了心绪之后,他好奇地问道:“能告诉我其中的原因吗?我自认为品阶、能力都不低,人脉也广,门路众多。

    如果你有意仕途,成为我的门生,绝对是个明智的选择。”在说这些话时,林若甫的神情充满了自信。

    在官场的浮沉岁月中,倘若缺乏这份自信,那他这么多年的仕途,无疑是虚度了。

    苏渝淡然一笑,礼貌地回应:“只因苏某无心仕途。”

    “参与春闱,仅仅是为了圆自己多年苦读的梦想。”其实,也并非一开始就排斥为官。

    只是在得到系统之后,有了更多的道路可供选择,做官便成了退而求其次的选项。

    然而,既然已经苦读了这么多年,又来到了京都,自然是要尝试一下春闱的滋味。

    以了结人生三大喜事之一的夙愿——金榜题名,当然,也顺便扬名立万。

    林若甫闻言,不禁微微一愣。

    寒窗苦读十年,却无意为官?

    这种说法,他还是第一次听到,心中不禁对这位年轻人充满了好奇。

    于是,他又问道:

    “那你未来有何打算?”其实,对于这个问题,

    林若甫自觉已经能够猜到几分。

    因为他已经知道,苏渝不仅学识渊博,还精通医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