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陈光良看完资料,却一点不急,毕竟今年下半年,武汉、粤省都得‘相继沦陷’,届时这些工厂才真正能发挥作用,而且重要的是能赚大钱。

    接下来,陈光良又看了看童润夫等人的工作汇报资料,这些都是通过信件带到香港的。

    “棉花原料价格的滑落,以及战时需要的旺盛,棉制品价格高涨沪市、苏州、无锡、常州等均已经陷落,增加产量的新丰纺织,将获得数倍于平时的利润.”

    这是一份产业工作总结。

    也就说,新丰纺织扩大产能、棉织品价格高涨今年新丰纺织的盈利,预计可达800万法币以上。

    当然,这个只是陈光良的预测。

    在租界的两家工厂,如果仅以工厂和机械设备的资产来总计,差不多也就是800万不到(接手后,陆续增加约300万大洋的新机器);再加上香港工厂和重庆工厂,不含纱锭的资产是在1100万。

    一年的回报率,在80%以上了,沪市工厂的回报率更是高达100%左右。

    陈光良随即思考一番,便做出一个决定——让沪市工厂保持对棉花的收购。

    理由很多:

    首先:平安银行可以继续支持新丰纺织,收购棉花;

    其次:法币目前还没有正式贬值,要尽快收购沪市以外的棉花(去年因为战争原因,外面还有不少棉花的库存);

    最后:收购棉花,储存纱锭、棉纱包,是1938~1939年的策略。

    新丰纺织的库存纱锭,足足7.2万锭,扩产后的需求,也能持续到明年初。当务之急,是在今年将纱锭至1940年的需求,都库存起来,也就是至年底时,保持两年的库存。

    随着陈光良的指令下达,沪市的新丰纺织五名核心董事齐聚一趟。

    夏高翔说道:“老板的意思是,我们要在今年底,将纱锭的存量,库存至1940年底的需求,也就是保持两年的所需。平安银行这边的资金是没有问题的,会全力支持新丰纺织的收购棉花。”

    在纺织业中,棉花是最原始的材料,将棉花纺织成纱,就是‘棉纱’;棉纱,一般是以‘一包’为单位出售,而市场很多中小纺织厂,都是直接购入‘棉纱包’来生产棉布。

    一般来说,能在‘采购棉花’、‘纺纱’环节的工厂,基本都是大工厂。

    童润夫说道:“陈先生考虑的问题,比我们长远,新丰纺织接下来会将‘收购棉花’作为重要事情来做。虽然目前日本人管控物资较严,但漏洞也是很大,收购棉花不是问题。”

    日本占领了江浙沪,但毕竟这里是华夏,管控起来是不可能达到所有目的。就好比租界的物资,源源不断运往抗战区一样。

    李升伯也说道:“目前是棉花淡季,再加上租界纺织还处于筹建阶段,只要资金足够,我们能收购不少便宜的棉花。事实上,目前租界虽然筹建纺织厂很多,但真正具备话语权的也就十二家纺织厂。”

    相当于,在打一个时间差,等大家在筹建工厂、扩大工厂的时候,新丰纺织今年就能将棉花收到两年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