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04章 小日本失利(1/9)
‘抢购’棉花的风潮进一步扩大,一些中小纺织厂的企业主也加入进来,甚至黄河流域、华北的同行也听到风声,也加入进来。
让陈光良意外的是,日本纺织厂居然还没有发现,看来应该是得意过头了,或者是语言和环境的关系。
各大纺织厂的‘预收购’价格基本都在43~50元每担,先付三成的‘定金’,剩下的则在交货时支付,有白字黑字的合同为凭证,而且有‘江浙财团’作为信誉,故不管是农户,还是中介商,基本都不敢违约。
与此同时。
为了配合这次新丰纺织收购棉花,陈光良并没有将严人美和蒋梅英手中的大洋存款,去融成白银,而是直接兑换成黄金,这些钱自然需要留在沪市作为平安银行的‘底牌’。
而且南鲸政府和美国政府达成了一个约定——美国不再从华夏境内收购白银,以及南鲸政府制定了严厉的‘不许熔大洋案例’。
变成黄金的同时,还租赁了平安银行的保险库,这样就不担心便成法币了;同时黄金也不错,而且比白银保值。
白银这几年涨幅那么高,但那只是纸面上的(例如兑美元、英镑),但实际上的‘金银兑换比’依旧保持着55以上的样子。
所以严人美的350万大洋(另外150万则需要偿还花旗银行贷款),折合245万两白银,兑换成4.4万两黄金。
而蒋梅英的200万大洋,则兑换成了2.5万两黄金。
不算很多,两吨黄金出头而已。
8月初旬,距离长江流域的棉花收获期,还有一个月的时间。
按照以往的惯例,这个时候各家纺织厂都开始出动,今年日本在沪的几家纺织厂也不例外;日本人收购棉花,自然是要委托‘买办汉奸’。
但今年,他们失算了!
一名买办匆匆找到山田秀一,急切的说道:“山田先生,棉花没了!”
山田秀一眉头一皱,随后说道:“棉花没有?”
买办气喘吁吁的说道:“是的,江浙财团联合华资纺织厂,早在一个月多月前,便已经通过‘预收购’的方式,将长江流域的棉花大肆收购,目前很多农户都已经签署了‘预收购’先得一笔定金,仅少量的棉农还没有被收购。现在,棉花的价格已经炒到50大洋每担以上,而且非常稀少。”
山田秀一猛拍桌子,大声说道:“我明白了,是陈光良搞的鬼!”
上一次陈光良邀请华资纺织大老板和金融大佬,便是筹备此事,不过为了掩人耳目,则以参观工厂和庆祝为掩饰。
可恶!
接着,山田秀一连忙问道:“不对,他们就算能购入很多,但长江流域的棉花那么多.”
买办说道:“今年普遍旱涝,棉花减产,长江流域的棉花并不多。我甚至听说,黄河流域,乃至华北,很多纺织老板都提前听到风声,家人抢棉花之中。”
让陈光良意外的是,日本纺织厂居然还没有发现,看来应该是得意过头了,或者是语言和环境的关系。
各大纺织厂的‘预收购’价格基本都在43~50元每担,先付三成的‘定金’,剩下的则在交货时支付,有白字黑字的合同为凭证,而且有‘江浙财团’作为信誉,故不管是农户,还是中介商,基本都不敢违约。
与此同时。
为了配合这次新丰纺织收购棉花,陈光良并没有将严人美和蒋梅英手中的大洋存款,去融成白银,而是直接兑换成黄金,这些钱自然需要留在沪市作为平安银行的‘底牌’。
而且南鲸政府和美国政府达成了一个约定——美国不再从华夏境内收购白银,以及南鲸政府制定了严厉的‘不许熔大洋案例’。
变成黄金的同时,还租赁了平安银行的保险库,这样就不担心便成法币了;同时黄金也不错,而且比白银保值。
白银这几年涨幅那么高,但那只是纸面上的(例如兑美元、英镑),但实际上的‘金银兑换比’依旧保持着55以上的样子。
所以严人美的350万大洋(另外150万则需要偿还花旗银行贷款),折合245万两白银,兑换成4.4万两黄金。
而蒋梅英的200万大洋,则兑换成了2.5万两黄金。
不算很多,两吨黄金出头而已。
8月初旬,距离长江流域的棉花收获期,还有一个月的时间。
按照以往的惯例,这个时候各家纺织厂都开始出动,今年日本在沪的几家纺织厂也不例外;日本人收购棉花,自然是要委托‘买办汉奸’。
但今年,他们失算了!
一名买办匆匆找到山田秀一,急切的说道:“山田先生,棉花没了!”
山田秀一眉头一皱,随后说道:“棉花没有?”
买办气喘吁吁的说道:“是的,江浙财团联合华资纺织厂,早在一个月多月前,便已经通过‘预收购’的方式,将长江流域的棉花大肆收购,目前很多农户都已经签署了‘预收购’先得一笔定金,仅少量的棉农还没有被收购。现在,棉花的价格已经炒到50大洋每担以上,而且非常稀少。”
山田秀一猛拍桌子,大声说道:“我明白了,是陈光良搞的鬼!”
上一次陈光良邀请华资纺织大老板和金融大佬,便是筹备此事,不过为了掩人耳目,则以参观工厂和庆祝为掩饰。
可恶!
接着,山田秀一连忙问道:“不对,他们就算能购入很多,但长江流域的棉花那么多.”
买办说道:“今年普遍旱涝,棉花减产,长江流域的棉花并不多。我甚至听说,黄河流域,乃至华北,很多纺织老板都提前听到风声,家人抢棉花之中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