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长菱小心翼翼地将人放在床上,尽量放轻动作。楚云衡立刻转过身去,背对着她,耳朵根子都烫得能滴出血来。他的肩膀紧绷着,整个人都散发着“生人勿近”的气息。

    “客官,服务到家,包您满意!”沈长菱拍拍胸脯,语气轻快,“只要给钱,什么都好说,欢迎下次再来!”

    “胡说八道什么!”张老瞪了她一眼,眼中带着几分无奈。

    楚云衡躺在床上一动不动,仿佛睡着了一般。但从他微微颤抖的肩膀可以看出,他并不如表面那般平静。

    沈长菱笑嘻嘻地离开,回到院子时,发现人已经走了大半。

    沈丰年在等她:“走吧,咱们换地方住。”他的声音里带着几分疲惫,显然这一天的奔波让他也有些吃不消。

    路上,沈丰年简单说了情况。魏峰收了钱就带人走了。

    老村民给他们安排了三个院子,衙役住中间,其他人分住两边。院子虽小,但布局合理,至少能遮风挡雨。

    到了住处,很多人已经铺好了地铺。衙役们还算厚道,留了姜和柴火让大家暖身子。火光映照下,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疲惫,但眼中还闪着希望的光芒。

    孟氏早早占了个角落,地上堆满了厚厚的蒲草垫子,见沈长菱回来忙招呼她喝姜水休息。热气腾腾的姜水驱散了些许寒意,但疲惫却怎么也赶不走。

    沈长菱实在太累,倒头就睡。她连衣服都没换,就这么带着满身的雨水和泥土沉沉睡去。

    第二天醒来时屋里只剩她一个,外面下着淅淅沥沥的雨。

    她走出屋子,看见孟氏和林月正和几个村妇聊天。几个人挤在屋檐下,说着家长里短。

    “天色阴沉沉的,冷风呼呼直灌,晚上睡觉都冻得慌。”一个村妇搓着手说道。

    “可不是,大人还好说,孩子可怎么办啊?”另一个附和道,声音里满是担忧。

    一位汴城来的杨氏妇人拉着林月和孟氏低声说:“你家阿菱懂得多,能不能拉我们一把?我们在汴城住惯了,这路上的事一窍不通......”她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恳求。

    孟氏爽快地答应:“这有什么,阿菱经常带着小姑娘找东西,你们跟着去就是!”她说这话时底气十足,显然对沈长菱很是信任。

    林月一脸骄傲:“我们阿菱最好了!”她的眼中满是慈爱。

    沈长菱走过去,林月立刻递上黑馍馍:“醒了?饿了吧?”馍馍还带着余温,散发着麦子的香气。

    她正啃着馍馍,突然听见外面一阵吵闹。雨声中夹杂着急促的脚步声和焦急的呼喊。

    “张大夫,求你帮忙看看吧,我家那头母猪折腾大半天了,愣是没见猪仔......”一个农妇急得直跺脚。

    “荒唐!我是给人看病的,不管猪!”张老的声音里带着几分不耐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