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康。

    北府诸将云集,连刘牢之也从京口赶了过来。

    王恺手捧檄文,对着北府诸将大声念诵:

    “呜呼!天厌晋德,降此枭獍。逆臣桓玄,本出谯国寒门,蒙先帝殊遇,累世受恩。其祖桓彝,殒身殉国,烈名犹在;其父桓温,跋扈专恣,已萌不臣。今玄以豺狼之性,承枭獍之谋,外饰忠勤,内怀僭逆。自窃荆楚雄藩,豢养爪牙;暗结宵小之徒,阴蓄甲兵。虐民如刍狗,视朝廷如弁髦,江淮饮血,三吴号哭,此獠之罪,罄竹难书……”

    司马元显自升骠骑大将军、征讨大都督,都督十八州诸军事,加侍中、黄钺、班剑二十人,以刘牢之为前锋都督,正式起兵讨伐桓玄。

    “我北府与桓贼势不两立!”高素声音洪亮,第一个响应。

    如今朝廷与北府是一条绳上的蚂蚱,一荣俱荣一损俱损,是以诸将无不振奋。

    击败西府,北府诸将也能凭借战功,再往前一步。

    因此这一战得到了大多数北府将领的支持。

    “刘牢之听令,升汝为征西将军,兼江州刺史!”王恺神色复杂的望着刘牢之。

    这一战若能打赢,刘牢之就要与他们平起平坐了。

    彭城刘氏正式成为高门。

    “末将领命!”刘牢之双手去接诏令。

    岂料王恺手一抖,诏令竟然掉在地上。

    刘牢之抬头望着王恺,王恺也望着他,脸上没有丝毫歉意,也没有伸手去捡的意思。

    司马元显接纳刘牢之,并不代表这些老牌高门认他这个北府都督。

    王恺出身太原王氏,还是王恭的堂弟,早就对刘牢之不满了。

    就在气氛有些尴尬时,身后的司马元显走了过来,捡起地上的诏令,吹了吹,放在刘牢之手上,“江山社稷,就此托付于将军!”

    “末将定不负琅琊王所托,桓玄乳臭未干,臣此去,定能一战灭西府,擒杀诸桓!”刘牢之满脸忠心耿耿。

    配上他特有的紫脸,看上去越发忠厚。

    司马元显握紧他的手,“此战若胜,某不吝公侯之赏!”

    两晋的公侯都是实封,王导的始兴郡公,陶侃的长沙郡公,桓温的南郡公,谢安的庐陵郡公,都传之于子嗣,荣宠一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