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道规一心一意驻扎在济水,下令士卒在营垒周围屯垦,摆出一副长期对峙的架势。

    而刘道规不退,慕容德也不敢走。

    八九万人马继续留在历城周边。

    屋漏偏逢连夜雨,北面的庾岳和达奚斤也闻着味过来凑热闹,四万大军屯集在黄河以北的重丘鬲县一带,虎视眈眈。

    这让慕容德德不得调集更多的兵力的应对魏国的威胁。

    虽然都知道打不起来。

    但任何事都要以防万一,这种局面下,只要露出破绽,敌人就会像饿狼一样扑上来。

    “报,临淄郡有三千余流民翻越泰山,投奔都督!”孟干之来报。

    刘道规心中一喜,“哦?这倒是一件好事,传令泰山郡守刘广之,定要好生接待他们,不可让他们挨饿受冻。”

    为诸将请功的奏表还未批复,不过刘道规现在身为都督四州诸军事,可以任命太守了。

    批不批也就那回事,桓玄现在焦头烂额,也不管到淮泗了。

    辛恭靖更是领了颍川太守,被刘道规派去许昌,他在洛阳抵抗拓跋珪十几万大军,声名鹊起,极得豫州百姓支持。

    刘道规还上表为他争取北豫州刺史。

    高珣灵机一动,“如今都督威震四海,何不派细作深入青州,传播占田分宅的德政,百姓必携老扶幼前来投奔!”

    “妙计!”刘道规当即同意。

    青州虽然鲜卑人杂胡众多,但晋人也不少。

    慕容德携二三十万鲜卑人入青州,大搞宗族分封那一套,必然侵犯当地土豪和百姓的利益。

    而淮泗这边军功授田、平民占田,治下百姓都能分到土地。

    即便是奴户,也不影响他们的晋升路径。

    任何时代不怕穷,就怕上升途径断绝。

    刘道规当即将斥候营全部派出去,又让曹霁的商贾向青州各郡县传递消息,宣扬淮泗这边的德政。

    春秋战国时,齐国在泰山山脉上修建有长城,但近千年的风吹雨打,城池早已塌陷,到处都是漏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