慕容绍拿不下鲁城,竟然深沟高垒,龟缩在营寨中按兵不动。

    西南面泗桥,慕容隆也是一样,选择了对峙。

    有泗水为隔,大家都能相安无事。

    但郁闷的却是刘道规,原本计划拿下一两个郡,拓展生存空间,但对面连半点报仇雪恨的志气都没有,实在让人失望。

    以前以为泗水是自己的优势,但现在看来,蜿蜒的泗水,反而成了限制己方的枷锁。

    燕军凭借兵力优势,能反过来围堵刘道规。

    “干脆干一场大的,像上次一样,咱们全军渡过泗水!”每次遇到状况,刘遵的主意最多,却没有一个管用的,全都是信口开河。

    刘道规斜了他一眼,“以前只有两千人马,慕容隆也没有坚壁清野,咱们能走到哪里吃到哪里,现在手上这八九千的人,一旦渡过泗水,粮食补给从何处而来?你想过没有,到时候慕容隆凭借骑兵优势袭扰我军后勤粮道,咱们就不战而溃。”

    三军未动,粮草先行。

    很多时候一场大战不是看谁的士卒精锐,而是看粮草能不能顶住。

    三国时,诸葛武侯多次北伐,多次因为粮草问题而不得不后退,北伐大业,壮志未酬。

    慕容家最擅长的便是追袭,桓温北伐前燕,屯兵枋头,离邺城只有一步之遥。

    这是晋室最有可能成功的一次北伐,慕容暐都准备迁都,逃回辽西避难,被慕容垂劝阻。

    后来中原出现旱灾,晋军后方粮食补给不上来,桓温没有决战的魄力,选择退兵,被慕容垂反败为胜。

    慕容隆作为慕容垂之子,颇有其父之风,稳如老狗。

    “咱们出来一次不容易,什么都没捞到就退回去,亏大了。”刘遵眨了眨一对铜铃大眼。

    “现在说成败为之尚早,既然鲁城那边稳住了,咱们就去泗桥会一会慕容隆!”

    留在此地没有意义,不如赶去前线,说不定能寻到机会。

    以前击败过慕容隆,对付他,刘道规还是有一些心理优势。

    大军起营拔寨,顺着泗水南下,抵达泗桥。

    慕容隆在桥对面故意留出一大片方圆四五百步的空地。

    而燕军营垒鹿角堑壕结成一个半圆形,一旦晋军渡河,燕军可以三面掩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