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士诚的投入不可谓不大,每年都有上万两之多,个别的时候,还会追加投入。

    可问题是张士诚手下贪啊,层层克扣,真正办事的,一年能拿个几十两银子,兑换成宝钞,也就百十贯左右。

    如果只是普通生存,还能毫无压力。

    但是要办事,就远远不够了。

    而且这里面还有个很有趣的事情……老朱渡江以来,推行的种种措施,竟然都是给间谍工作设置障碍。

    首先,要刺探消息,一些底层人员,无事可做的街溜子,自然是不错的选择,随便给点钱,就能帮你做事。

    可是到了应天,事情就完全不一样了。

    由于均田令的存在,应天的乞丐流民,几乎一个不剩,全都回到了乡下。

    即便还有农村人到应天,那也是找活干,多挣点钱,家里头还有一大帮人等着呢!这些人几乎只知道闷头干活,让他们帮忙当细作,那是绝无可能。

    其次,朱元璋还封了青楼,把最大的乱源给掐灭了。

    过去往青楼逛逛,甚至哪位大人行不行,都能知道……现在却是想也不要想了。

    没有这些三教九流,乱七八糟的地方,细作的藏身之地就没了九成。

    多数细作只能像普通人一样,在民间租住房舍。

    随之而来,更大的麻烦也到了。

    朱元璋在民间推行均田,在城里也收缴了大批房舍,分给无家可归的百姓,另外又新建一批屋舍,用来安顿将士的家眷。

    基本上讲,只要是应天的土著,或者是搬进来的将士家人,他们都有房舍,都能安居乐业。

    面对这么大的恩情,百姓们动了起来。

    尤其是那些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妈,除了含饴弄孙,就是四处溜达,看到什么不平的事情,那是一定要管的!

    过去咱看见就当没看见,毕竟元朝的皇帝和咱们也不是一条心。

    可是现在的朱皇帝不一样,给了大家伙房舍,让大家吃饱住好,要是不知道感恩戴德,那就连人也不要做了。

    因此在应天城中,多了数以十万计的眼睛……别看他们或许浑浊,或许昏花……但是外乡来人,有没有正经营生,这帮老头老太太用不了一个月,就能弄得清清楚楚,然后就是人尽皆知。

    如果一人细作到了应天,不干正经事,每天到处乱窜,总是见一些不三不四的人,鬼鬼祟祟,神神秘秘……那么恭喜你,很快就会有人找上门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