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沆笑问:“你想把他调到何处?”

    刘安吞了一口唾沫:“调到占城,我想在控制安南半岛。”

    李沆摇了摇头:“他不行,他民生经济擅长,却惧怕战事。”

    “唉!”刘安叹了一口气:“洪湛被流放多年,心志也磨的圆滑,最重要是这些年在贫瘠之地待着,能力有,但眼光却不足了。”

    “为师给你推荐一人,王嗣宗。”

    刘安急的抓脑袋。

    李沆笑了:“又舍不得西北那点事,西北的事情选一个平庸守成的官员就够了,对草原开战三年五载打不起来,又有高琼将军以及折惟昌北上。我给你讲,你要仗剑行商,不是扛着大刀强弩行商,王嗣宗疯起来,估计你都怕。”

    范仲淹在旁边听着心说,论疯起来,这天下谁有自己的老师可怕。

    王嗣宗……,似乎疯起来也挺吓人。

    李沆再劝:“要发疯的话,占城随他疯。再疯,你还能兜不住底?但西北不行,疯的过了,有些事情不好处理。若挑起了辽人的禁忌、草原的全面开战,这事你也不想吧。你还在积累力量呢。”

    “恩,恩。”刘安猛点头。

    李沆点了点头,刘安这个人只要会劝,还是很好劝的。

    李沆又提到一人:“胡旦,你把他送到夏州很久了,夏州那边有折将军就行了,胡旦看起来虽然文弱,可骨子里却很强硬,他是朝中第一个敢高喊收复燕云的人,那年他才刚中状元,年轻气盛。也正因为如此,他被朝中打压,升官难,打压他的人包括为师。”

    “控制党项人,不需要那么多兵力,控制两件东西就够了。”

    “盐、布?”

    “盐,茶。”李沆并不意外刘安能想到盐,因为党项的地区盐产量低的可怜,基本上等同于不产盐。

    刘安重重的点了点头,然后又小声问:“胡旦能贬官,流放八千里吗?”

    李沆差一点就笑喷了,咳了好几声之后摇了摇头:“不能,你想让他干什么?”

    “卫浩只是一个县令,可以管一城,我要一个能管整个筑紫岛的人,那里有咱们一百万亩桑林,明年就可以开始收获,但有许多看咱们不顺眼的人。”

    “糊涂。回汴梁之后,你直接上书,就说倭王既然献礼,那么我大宋定要回礼,然后派胡旦有使节,这一去找借口耽误上一年应该没什么问题,借口好找。而且借口这东西,信就是理由,不信说什么也没用,再说了,朝堂上谁会关心胡旦有没有回来。就说眼下,他在夏州,朝中可有谁给他过一封问候的信?”

    刘安猛点头,这老头真厉害。

    那么就使节团的成员,刘安要好好考虑一下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