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实温良进入半休假状态,对博浪,或者说对李泽他们来说,有好有坏。

    先说坏的一方面。

    温良这个灵魂人物休假,包括汪婉瑜在内,每个博浪高管所要承受的压力绝对是以倍增计量的。

    这玩意不是谁成长了,经历了,见识了,就可以避免的。

    硬要较真的话,都属于玄学范围了。

    几乎可以说是任何一家公司,创始灵魂人物在与不在,都会产生较大差别。

    温良哪怕是吊儿郎当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,李泽他们就是觉得压力小。

    但温良一说休假,比如此前休年假,李泽连续几个晚上都没睡好觉,没办法,他是博浪实际上的二把手。

    再说好的一方面。

    温良不在公司,包括汪婉瑜在内,都得松口气。

    因为温良有时候是不‘讲道理’的,他对部分事务的要求很大时候是施行一个原则:快。

    钱不是问题。

    人不够牛、不够多、不够全面,全球招聘、国内全方位合作。

    钱不够,他去找,硬砸。

    时间不够,滚。

    他不讲道理的地方就在于这里,不听什么开发难度,就一句话,摸着西方过河你踏马跟我讲一句做不出来试试看?你是少个脑袋还是少条腿?

    基本上规划方案一敲定,那个结束时间点在温良看来都是宽松的。

    所以偶尔为了迎合恰当的商业运营策略,会要求加速。

    这让李泽他们也有压力,总担心温良会拿鞭子抽他们。

    一家商业公司为了商业运营策略,在产品推出时做出一定妥协,倒是无可厚非。

    反正这种妥协只会发生在软件层面。

    大不了后面再安排版本去解决为了商业策略妥协遗留的技术债务,比如眼下最要紧的软件产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