顾秉谦斟酌说道:“若主攻,必速战,耗费徒多,反会拖垮国家。若主守,辽事除熊廷弼外,还需一人,与之相为辅成。”

    “是谁?”朱由校心中一动,静静喝了口水。

    “刑部清历司郎中洪承畴人才俊奇,师从洪启胤,可堪任事。”

    “噗!”

    朱由校一口气没喘匀,喷了满地水。

    内侍忙不迭上前伺候,朱由校自己用袖子将嘴擦干净了,心里顿时就笑了。

    这顾秉谦,和自己想到一起去了。

    洪承畴,万历四十三年乙卯科中试第十九名举人,是个历史上的知名人物。

    和卢象升他们不一样,这小子是因为投清而出名的。

    洪承畴的才能自不必过问,要是他能出任辽东巡抚,与经略辽东的熊廷弼相辅相成,倒是眼下最好的局面。

    不过这回铁杆“阉党”顾秉谦推荐他出来,会不会是洪承畴私下里与阉党搭上线了?

    明着与东林群贤厮混,又和“阉党”互通有无,这倒像是他能做出来的事儿。

    想到这里,朱由校走到东暖阁,一边在宫人们的伺候下穿戴戎服,一边说道:

    “着司礼监拟旨,调榆林总兵杨肇基移驻苏州,勘定止乱。升洪承畴为右佥都御史,巡抚辽东。”

    ......

    这两份圣旨一出,东林党人就全都明白了。

    两个月前,兵部尚书王象干递上辞呈,朱由校接受内阁的意见准其回家。

    张鸣鹤是东林党人,王象干致仕,按顺序就该是他上位,所以东林党人根本就不怕兵部尚书这个位子空缺出来。

    按理来说,皇帝都用这种语气下达了圣旨,做臣子的总该给皇帝一点儿面子,让这道旨意有效下达。

    可到了内阁讨论时,虽然叶向高、韩爌为了避嫌没有吭声,一直没什么动静的武英殿大学士刘一燝,这次却站出来表示反对。

    他反对的不是调杨肇基去苏州,却是以洪承畴巡抚辽东。

    在东林党人看来,苏州之事比起辽东巡抚花落谁家,还要再往后稍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