然而,在这屈辱与愤怒之中,孙登的心中却升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坚韧。

    他非常清楚,作为一个身处逆境的王,他必须学会忍受。

    忍字头上一把刀。

    只有忍住了,只有活下来了,方才有希望。

    历史上的勾践,可以卧薪尝胆,韩信能受胯下之辱,他们之所以能成就一番伟业,正是因为他们能够在逆境中忍辱负重,等待时机。

    想到这里,孙登紧握的双拳缓缓松开,心中的怒火似乎也找到了一个宣泄的出口,转化为了一种更为深沉的力量——忍耐与坚持。

    “非常之人,便要忍受非常之事。”

    他在心中默念,这句话仿佛是一盏明灯,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。

    司马懿已经率军抵达了寿春,汉魏两国的大战一触即发。

    这,或许就是他翻身的机会,尽管这个机会渺茫,几乎如同夜空中最不起眼的星星,但他依然选择紧紧抓住,因为对于现在的他来说,哪怕是一丝希望,也是支撑他活下去的动力。

    初至寿春,司马懿的心境犹如这古城一般,既沉稳又深邃。

    寿春,这座历史悠久的城池,在晨曦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庄重,城墙斑驳,却透露出不屈的意志。

    司马懿身着铁甲,步伐稳健,目光如炬,他开始巡视城中的守军。

    士兵们列队整齐,铠甲鲜明,兵器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,一股肃杀之气油然而生。

    他细细观察每一个士兵的神色,满意地点点头,心中暗自思量:此乃精锐之师,可守一方安宁。

    他一直害怕边军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,现在看到了他们的底细之后,心里放松多了。

    如此的话,便不需要筛选兵丁,只需要稍加训练一二,便可以成为战场上的精兵。

    随后,他转向城外,城防工事坚固,箭楼高耸,护城河宽阔,易守难攻。

    寿春乃是坚城,易守难攻,河山城三层防御,可谓是要塞一般。

    只要守将不犯浑,便是面对数倍于自己的敌人,也是能够防御的。

    司马懿心中暗赞,同时也意识到,真正的防御不仅仅在于城墙之高、护城河之深,更在于人心之固、策略之巧。他决定派遣最信任的将领来把守这关键之地。

    “张辽、牛金、胡遵,你三人即刻接管寿春兵事,八公山等堡寨亦需安排心腹之人,务必确保万无一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