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随着改革开放,社会经济活跃,人口流动频繁。很多地方的犯罪也开始上升,

    而且很多人在外地,名字不是小名就是外号,有人犯事了,不是现场抓到的都不好追捕。

    所以国内的身份证实行也是迫在眉睫,在八四年的四月份,上面就因为这事情在讨论了。在八月三十号的傍晚,四九城朝阳门内大街文化部宿舍大院举行了首批身份证颁发仪式。

    第一批有身份证的也就是三百八十人,但身份证的实行是正式开始了。

    不过在八四年,国内人口已经突破十亿。这个年代又没有电脑,也没什么高端的打印技术,制作一批身份证最少都要两个月。

    还要登记资料,填写信息。碰到一些不识字的,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。说话口音又重,登记的时候,名字写成多音字很正常。

    反正大家要拿到身份证,没有一两年是不可能。

    江成从沪城回来后,得知了侄子江林的事情,他也不在乎一百五十块钱。关键是江林他有没有那个独立养鸡的能力。

    在这个年代,都说了就算是一头猪,在风口上都能起飞。搞养殖种植的,只要有能力搞,就不愁销售问题。

    就像现在农村养猪,养的多只要想办法弄到城里,都能很快就卖掉。江林要是能养鸡,哪怕他娘在农村帮忙照应,把鸡养出来也可以。

    所以知道后也没说什么,真能养出来,江成可以全部给他收了,价格不会低于市场价。

    而江林从周灵莹这边拿到钱后,也的确是回去后就立刻跟他娘说了这个事。这样的事情他可不敢隐瞒,

    李香兰得知消息后,又跟赵玉霞和江长河说了。他们也没有想到江林会一个人跑去城里问江成要钱要养殖。

    不过想着江林初中毕业了,年龄又小,家里也没什么地种。既然江林能借来钱,说明江成那边也是支持的。

    可现在都快十月份了,养鸡的话下蛋也下不了多久。过两三个月天气冷了鸡就不下蛋了,加上秋季一来,喂养鸡的东西都要变少。

    好在现在是包产到户,家里的粮食自己收。起码有些米糠可以喂鸡,但也不能光拿米糠喂,冬天还得配搭饲料才行。

    反正江林是找周灵莹弄来了钱,回到家也啥都不懂,忙前忙后的还是其他人。而江林还自我感觉良好,觉得是他在主导这一切。

    这月份第一批鸡,不可能买小鸡来养。只能买可以下蛋的鸡,这样的鸡在县城里也有卖。但比单纯的买肉鸡还要贵一些,而买去下蛋,也不能直接卖鸡蛋。

    鸡棚找人去山上砍竹子搭建竹子做的鸡棚都可以,但依然是要请人来干。家里人只能打个下手,得花一些钱。

    竹子现在依然还是公社集体的,这包产到户是没错,并不代表什么东西都分了。很多东西都还是村里和镇里的,是大家的。

    如果只是买普通的鸡,一百块钱在这年头能买四十只左右,但下蛋的母鸡还有种鸡,一百块钱就能买三十只左右。

    这要挣钱,也得是明年下蛋后,鸡蛋孵化了再扩张规模,然后才可以挣钱。今年下的蛋可以卖也可以自己吃,这月份如果不是正规的养鸡场,进行人工孵化,在孵化厂养一阵子,是很难存活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