另一边。

    徐玉娇自那日再次跟赵文帝产生争执后,就一直跟秦念婉在一起。

    她们两人自然也看到了赵毅专门为老百姓制定的这项律法条文。

    此时,两人的心情都有些复杂。

    “荣王殿下他,怎么会对老百姓这么好?”秦念婉低声喃喃。

    “说不定是他笼络人心的举动。”徐玉娇先后两次在赵毅手里吃瘪,对赵毅自是相当不服气。

    “即使是为了笼络人心,可是老百姓毕竟得了实惠的利益。”

    秦念婉反问道:“要是赵文帝,他会这么做吗?”

    “应该不会。”

    徐玉娇对大安王朝的现状还是比较了解的:“这项律法条文将会遭到来自于各方面的阻力,而且即使没有阻力,赵文帝也不会颁发的,他更看重皇室的利益。”

    “这就是赵文帝跟荣王殿下的不同。”

    秦念婉深吸口气,像是自言自语一般的道:“现在赵国的百姓一定很高兴,生活在赵国,比生活在大安王朝不知道好多少倍,连我都有些羡慕他们。”

    “你的意思是,荣王殿下比赵文帝更适合当皇帝?”徐玉娇忽然问出一个惊人的问题。

    秦念婉果然被吓了一跳,急忙抬手捂住徐玉娇的嘴:“这话可不能乱说,要是被人听去,是杀头的罪过。”

    徐玉娇不置可否,反正她已经对赵文帝失望到极致,也不怕再多得罪他一次。

    而就在这时,传来敲门声。

    徐玉娇过去开门,发现是个过来传旨的太监。

    “徐玉娇接旨。”那太监见到徐玉娇,当即扯着尖锐的嗓子喊道。

    “我接什么旨?”

    徐玉娇当即不满道:“皇上不是已经不需要我了吗?”

    那太监赔笑道:“徐将军,奴才就是个传旨的,还望徐将军不要刁难奴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