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些人有的是旧燕军官,有的是盗匪,有的是流寇,有的是地方豪强。

    只有少部分人是李氏亲族和关中豪族子弟。

    所以大唐齐王府势力虽然不为关中豪族看重,只有在中原两淮,齐王府的势力才能得以体现。

    六月中,大军陆续出发,沿着颍水涡水北上。

    李元徽在北上之前,还留下军令给徐州方面,让左威卫和徐州军在夺回琅琊之后,就地固守,不要继续进攻青州。

    因为不想两面开战,但被夺取的地方,还是要拿回来的。

    行军副总管,右武卫大将军李思行在汝阳跟李元徽汇合,这位李将军是老爹的心腹,出身赵郡李氏,因为犯罪到蜀中避难,后来加入老爹的幕府。起兵之初,还特意命他潜入长安观察情况,具论机变,无所不中。

    跟李元徽也共过事,当初长安惊变,李源就是命他作为副手,跟李元徽一起率领大军在后缓缓而行,伺机而动。

    “拜见齐王殿下。”李思行上了五楼大船的最上层的船舱,躬身一稽行礼道。

    李元徽急忙上前虚扶一把道:“大将军不必多礼。”

    李思行三十多岁的年纪,虽然作为大将军,但并没有武人的气势雄浑,反而是更像是个士人。

    而实际上他也的确是士族出身。

    两人见面以后,客套几句,李思行就问了李元徽的打算,毕竟他作为副手,总得知道主帅是个什么意思,才好出谋划策,提出意见。

    李元徽于是就命作为行军司马的李药师来说了下具体的部署。

    大概就是命刘文惠先行一步,据守黎阳,声援邺城,随后等大军到了,一起声援邺城.

    李思行听完有些意外,他还以为李元徽行事虽然稳妥,但这次毕竟关系几位殿下之间的一些微妙处境,居然不是全力进攻,解围邺城在乘势夺取冀州?

    甚至是都没打算真的跟刘玄机打,只是打算用军力威慑对方,从而减轻邺城的压力。

    平心而论,这个策略倒是对于目前局势的最优解。

    大唐刚刚见礼,作为立国以后的第一场大战,的确应该求稳。

    并且新朝初立,许多时间需要梳理,眼下虽然河北的刘玄机已经选择了继续扛着大燕的旗跟大唐磕下去,那就早晚要北伐收复河北的。

    但这需要时间进行准备。

    新改制的卫府军需要时间进行重新的编组架构,实际上关中军改的效率要比其江淮来说效率低下的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