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沈家村要建学堂,这件事很快就传遍了。

    几乎所有的村子能上得起学的人家都想去,当然最高兴的还是沈家村。

    甚至已经有人在猜测会不会将李家村的李夫子请来当夫子。

    毕竟周围只有一个李夫子,还是沈棠他们的夫子。

    但是沈棠丝毫没有透露半分,上午上学,下午就在作坊研究新品或者去桃地里面瞧瞧。

    道路建好没几天,晚稻也开始插秧。

    插秧结束,学堂建设也进入尾声。

    房梁用的都是村民上山找的上好的杉树,更不论用的砖瓦都是上好的。

    甚至都不输沈棠家的新宅子。

    木匠们早早就打好了书桌,但是却不是像大齐普通的低矮的长桌。

    而是高高的,像是后世的课桌一般,当然这也是沈棠建议的。

    念书的孩子年纪都还小,生长发育还是很重要的。

    木匠们当然没有意见,毕竟这样一来耗费的木材和时间更多,他们也就能赚到更多的钱。

    学堂是在九月初落成的,但是几人为了学堂名字颇有争论。

    “学知堂!”

    “明理学堂”

    “青松院!”

    ......

    几个少年都是给书院投了钱的,一时之间谁都不肯服气对方。

    该死的胜负欲。

    “县侯,你来说说,叫什么名字好!”

    最后几人争执不下,来问沈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