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回王爷话,我主在隆武帝崩殂后,已经遵奉永历帝为主,受封延平公。”

    吴争讶异,看来历史还是朝着惯性在愈合被自己破坏的部分,这难道真是定数?

    可吴争绝不相信,至少多铎死了,博洛被自己抓了。

    失去这两员大将,清廷如同失去了一条臂膀。

    再说了,如今浙江、半个南直隶都非清廷控制之下,就算这次清廷真要为博洛大举南下,自己和义兴朝也并非无一搏之力,而且,就算是最后自己输了,清廷也将元气大伤,这样至少永历朝郑成功部和四川、陕甘的大顺军残部,还是有机会的。

    只要反清,吴争可以什么都不顾,这就是执念。

    “原来如此,那是本王消息不灵通了。”

    “忠孝在闽常听王爷捷报频传,只是没想到王爷竟是如此年轻,实为明室之福啊。”

    “呵呵,先生过誉了。不知延平安此次,可有带话给本王?”

    “我主确有话代转。”王忠孝道,“年前,清军扫荡闽南,我主以招讨大将军之名举义旗于金、厦沿海一带,招兵买马。可惜独木难支,唯有投永历帝麾下,以图将来。此次我主遣我出使,希望借助王爷之力,打通浙江与福建的通道,如此双方可互为屏障,图谋中原了。”

    “哦?”吴争问道,“延平公麾下有多少兵力?”

    “大概三、四万之众,不过我主有意收揽其父旧部,如郑彩、郑联所部,到时就会有近二十万大军。”

    吴争眉毛一挑,沉吟道“延平公可有具体计划?”

    王忠孝答道“我主希望在半年后,与王爷共同举兵,南北夹击,彻底荡平驻闽清军。”

    吴争微微点头道“以如今本王与延平公的实力,歼灭福建清军已有不少的成算,不过这样一来,义兴朝将面临北方清军的压力,恐怕……朝廷难以支撑。一旦福建战事僵持,本王背后就会遭受灭顶之灾。”

    王忠孝急道“福建清军才十余万人,以王爷和我主的兵力夹击,所需时日不会太久……恐怕清廷未必能反应得过来。”

    吴争摇摇头道“先生恐怕还不知道,刚刚本王西征,擒获了清廷多罗贝勒博洛,清廷派遣使团前来,想要赎回,被本王一口拒绝了,此时,怕是清廷正在商量如何报复吧。当然,本王是不怕清廷报复,但很有可能,接下来一战不可避免,这仗能打到什么份上,恐怕此时还难以把握,所以,下半年与延平公合击福建清军之事,恐怕需要再斟酌才是……要不,请先生转告延平公,等明年年初如何?”

    吴争这番话说得是实情,王忠孝自然也听得出来。

    而且,他来到杭州,对吴争西征擒获博洛,清廷出使杭州想要赎回之事,也有耳闻。

    他有些失望地答道“既然王爷需要备战,那进攻福建清军之时间,确实难以把握……我这就返回禀报我主,商议来年之事。”

    吴争点头道“请先生替本王转达对延平公的问候。”

    “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