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秦人……”

    “其实是很守旧的。”

    最后,

    商鞅被何博烦的受不了,也盘腿坐到他对面,与之说起了自己的分析。

    何博就问,“可秦法是你制定的,你又是提倡变革的,历代秦君中,也没几个死守着祖宗法度的啊?”

    商鞅瞪着眼睛说,“那只是小事上的变动罢了!”

    “你看大事上,他们有多大的变化吗?”

    从献公以来,

    嫡长子继位,

    即便武传昭襄,那也是正经的“兄终弟及”。

    在“东出”之事上,更是从未有过转向。

    商鞅随后又叹了一声,“更何况死人如何能管的住活人呢?”

    “我立下军功爵制,是想要鼓励士卒,提拔猛将,但现在身居高位的官员,又有几个是平民出身呢?”

    商鞅变法,军功定爵,共分二十级。

    孝公之时,

    变法初成,同时为了彰显革新决心,的确提拔了一些平民,使其凭借军功,爵封大夫、官大夫,乃至于跃升庙堂。

    但至于今日,

    平民凭借军功,爵位基本上只能当到第四级的不更,而无法再往上升了。

    因为再上等的爵位,自有贵人来占据。

    虽然说越是尊贵,占据的爵位就越高。

    但贵人繁衍出的众多子孙,也是需要个安排的。

    他们再怎么阶级下滑,在祖宗荣光的照拂之下,待遇也比白手起家的平民要好太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