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们大多数并不是真正的穆斯林,甚至都还是刚刚皈依的异族人,却比那些传统意义上的阿拉比亚人和非阿拉比亚的穆斯林,更加的凶残和暴虐,对于这些新附的信徒来说,似乎没有比杀戮和破坏,更能体现自己对真主的虔诚。

    我们已经攻陷了这个国家所拥有的五座城市,烧毁和掠夺了大部分的村庄和畜群。

    虽然我是作为征服者的一员,踏上这片土地的,满心都是赞颂真主荣光得到传扬的欢欣,但还是和那些士兵一样为那些当地人的巨大无匹的人工造物所震撼,那些异教的阿鲁黑们是用怎么样的力量和意志,凿空了整座山崖,在里面雕琢出这些与山峰比肩的造像。

    这两座两座巨大的异教造物,一座是用靛蓝渲染成衣衫,一座火一样的褚红色,难以想象光是为了渲染它们衣物,就花费了多少珍贵的颜料,露在外面的皮肤是金粉一样的颜色,用琉璃和玉石镶嵌成的巨大眼睛如晨星一样的高高在上俯视大地,每天太阳升起后折射出的光芒,让每一个进入它视野的人,只有剩下畏惧和震撼。

    东西两座巨大造物身后的石壁上,是密密麻麻供养者和工匠的洞穴,里面同样充斥大大小小的偶像造物,像迷宫一样的被连接起来。

    很多阿鲁黑,是抱着经卷,口诵福德,面带安详的将自己封闭在在充满火焰的洞窟里,方佛这种死亡是一种祝福。

    梵衍那人的抵抗,也在这两座巨大的造像周围达到的了顶峰,无论是男人和女人,老人和孩童,尊贵的或卑贱的,贵人、官吏、僧人、工匠,学徒。用他们的身体作为屏障,堵死了通向内部经室的道路,因为居高临下的劣势,用烟熏和火攻都无法奏效,连那些最凶残的乌罗护游牧人,也禁受不了被抱住身体以上跳下山崖的惨烈损失,而请求我们的埃米尔,向里面的幸存者提出宽恕的条件。

    作为尊重他们坚定意志的代价,埃米尔特许他们可以带着所能拿起的随身物品离开这里,我是抱着一种难以形容的复杂心情,观望着这一切,看着那些蹒跚而出的人群,我忽然产生了一丝动摇,真主或许降下他的怜悯的对的。

    但随后的现实打碎了我的期望,协议只有脆弱的片刻,就被那些乌罗护游牧人给撕毁了,他们随即就追上了逃难道路的人群,用刀和鞭子驱赶恐吓他们,等到他们精疲力竭倒在河滩上,再用马轮流踩死,据说这是游牧人特有的复仇的方式,他们甚至用经卷点起的火堆烤灼那些可怜人。

    当我小心提出,纵容这些牧马人的行为,是否违反了先知关于遵守誓约和给敌人予以尊重之类疑义的时候,这位埃米尔大人只有一句话就让我彻底闭嘴了。“真主的仁慈和宽容,只属于我们。”

    真是这样么,我的心情很奇怪,当少数那些有身份的幸存者被抓到埃米尔面前,逐一砍断手脚,丢进燃烧的洞窟时,我突然难以遏制的产生一个念头,难道不能让这些人悔改皈依真主的荣光,以获得救赎的机会么。

    但是我已经没有这个机会了,因为在藩国中不恰当的言行我被告发,在上级接受了严厉的审问和斥责,几乎一般他们要把我送去苦役的地方。但因为我家族的属于一个尊贵姓氏分支的影响,最后仅仅是让我尽快结束军中的职务,踏上巴格达的归程。

    后来我才知道,泰伯里斯坦的总督,和东部埃米尔们的想法是一至的,这些作为当地最具有影响力的阿鲁黑和他们的追随者,是必须被从肉体上消灭的,以作为整个地区的警告和威慑。

    阿巴斯王朝曼苏尔时代,随军诗人兼书记官阿罗布。艾普哈《泰伯里战记》残篇。

    “还是晚了。”

    峡谷的山崖之上,另一些裹着斗篷和武装刚刚赶到的人,对着肆虐在峡谷里的惨案,正在争执。

    “我们再赶过去。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。”

    另一个人

    “杨参事,你这是什么屁话。”

    一只铁制护手重重的砸在地面,一个光头的粗悍骑手,几乎是抓着他的衣襟,对着火光点点的方向吼了起来。

    “那里,慧彦大师他们还在坚持啊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的任务,是考察列国的地理风情,收集当地的情形。为大都护府提供对策”